与技术的深度纠缠,会令未来的艺术失控吗?

发布时间:2022-09-21 09:17 阅读量:7685    来源:网络

傅军

在5G时代深入发展、AI人工智能广泛普及、元宇宙时代快速到来的今天,我们面对的是一个物理真实存在与数字虚拟存在相互交融、虚实并存的世界。当前,学科的界限在不断被打破,人们思维观念的表达和承载方式也在不断变化。科技发展带来的思想冲击和社会变革,极大地激发了创造力的活力和激情。新时代的艺术表达越来越深刻地受到技术的影响和塑造,它推动艺术形式跨越媒介之间的界限。艺术与技术的深深纠缠和相互热爱,正成为我们这个时代艺术发展的最重要趋势。在这种情况下,艺术如何在技术的加持下得到强化,同时又不丧失存在感,这是一个重要的命题。

从工具到媒体:

数字技术拓展了艺术创作的领域。

近日,徐炳最新作品《重力剧场》在浦东美术馆推出,这是一个由1600个金属“英文方块字”组成的巨型装置,视觉深度超过60米。除了其巨大的体积,观众还会被一股强大的漩涡状黑洞引力所吸引。但与通常作品不同的是,这个巨型装置并没有一个所谓的完美角度可以完全看到它。观众只能想象自己神一样的俯视。用徐炳自己的解释:“理想的视角在于美术馆的高空——在每个人的心中。”事实上,为了达到这样的视觉效果,实现艺术家的概念表达,我们从相关的配套展览中可以看到,徐炳工作室除了制作透视模型之外,还多次使用计算机进行各种构思、实验和分析。

不难发现,数字技术在徐炳手里是辅助创作的工具,但在英国丹麦艺术家埃德·阿特金斯手里却成了创作的媒介,展现了数字媒体的鲜明特征和独特的审美形式。阿特金斯以上海油罐艺术中心这一特定的历史建筑空间为原型创作了《鲁弗斯》,他们都使用了电子游戏引擎编写的软件程序进行艺术创作。他用计算机模拟了现实世界中的“重力”,但与现实世界不同的是,算法会自动控制每个物体下落的姿态和状态以及与地面碰撞的方式。更重要的是,电脑还可以控制下落物体的速度,用慢动作让观众看到下落过程中的各种细节;然后利用音效来加强物体落地后的巨大冲击声,达到“震撼”的审美效果,从而实现艺术家的主观表达。在现实的物理世界中,物体的下落速度极快且短暂,稍纵即逝。因为时间太短,实际上不能承载任何思想。但艾德·阿特金斯(Ed Atkins)根据自己主观表达的需要,有效利用了软件的可控性,对下落过程进行了戏剧化的处理,如减慢速度、增强音效、夸大细节等。,并通过数字手段呈现出来,其中不仅包含了一种忧郁的诗意,更包含了一种深刻的隐喻。

数字技术作为一种艺术媒体的应用,意味着所有的作品从制作到呈现都使用数字平台。阿特金斯的无用之物是一个视频游戏引擎编写的软件程序,在后台实时运行。的后缀”。标题中的“exe”也暗示了它的可执行属性。所以每一次甚至每一秒都是全新的,不可复制的,这是一个永恒的重复循环。这种动态和可定制的形式已经成为数字媒体的一种独特的美学形式。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数字媒体的本质不是视觉化的,而是由代码或算法的“后台”组成的,大部分是隐藏的,而可见的“前台”是由观众体验的。后者是由前者生成的,但是实体和可视化表达分散了我们对数据和底层代码的注意力。

虚拟-真实共生:

数字技术产生了身临其境和幻觉般的艺术体验。

从去年开始,超宇宙的话题引起了大众对一系列数字技术的关注,包括虚拟现实、增强现实(ar)和混合现实(MR)。从VR、AR到MR,这一系列技术的生成逻辑其实是由一套相互配合的技术模块组成,包括光学显示、眼动追踪、动作捕捉、空间定位、情境模拟等等。这些模块相互联系、相互配合,最终实现虚拟情境构建和沉浸式感知交互的功能。目前VR是最热门的应用,体验者会处于客观现实时空、艺术作品时空、虚拟时空的交汇点。在这个虚拟现实的时空里,艺术作品是按照虚拟现实技术的叙事逻辑来构建的,比如《无用之物中的废弃物的坠落》。本质上并不是以虚拟的方式还原“绝对”的真实客观世界,而是以技术为媒介,在虚拟的框架下建构一种新的艺术作品形式。

无论是VR、AR还是MR,数字技术给艺术带来的最大改变在于“沉浸”体验。观众可以全身心地与环境互动,真正“进入”自己的环境,进入虚拟世界。在这个全息艺术场中,体验者通过感官输入实现现实与虚拟的连接。然而,无论这种叙事方式和叙事逻辑与“现实”多么接近,体验者实际上总是在一个“虚拟世界”中与创作者交流。在数字技术的推动和介入下,鼓励人们积极参与,观众借助VR设备和肢体动作与虚拟情境进行互动。

今年年初在宝龙美术馆展出的“荣源-空间艺术展”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当你走进展览现场,首先看到的不是一件艺术作品,而是一个由作品和空间构成的场域。这是创作者利用新媒体、技术和艺术将展览从视觉欣赏推向全息“沉浸”体验。由于技术的介入,展览空间被全方位调动,使空间不仅是展览的功能背景,更是一种语言,是虚实融合、沉浸其中的错觉艺术体验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爱相杀:

本质上,数字技术还是需要人机合作的。

人工智能艺术的核心是计算机“创造力”的培养,而这个前提是让人工智能系统做大量的“学习”。通过观察大量的艺术史经典作品,可以存储相关数据。根据人类艺术的类别、风格和不同主题为计算机制定规则,随后,有了这些海量数据,基于特定算法的人工智能,遵循一定的语法规则和程序进行艺术创作。过程可以表述为:数据输入-程序操作-电子设备的呈现和输出。因此,人工智能的艺术本质上是一种“数据库创作”,它对人类文学作品的模仿高度依赖于数据库。数据库收集的样本越全面、越丰富,越有利于人工智能的学习、模仿和创造。

综上所述,在当前数字技术的背景下,技术与艺术的交融会越来越紧密。一方面,技术不仅是艺术创作的工具,也是艺术创作的重要媒介。因此,技术的发展成为推动艺术创新和拓展的力量。另一方面,艺术反过来又需要技术帮助其落地,实现梦想,但同时又非常警惕技术的全方位入侵,这就使其失去了“主体性”的地位。比如在人工智能的艺术领域,如何让人工智能具有一定的自主性,它可以按照算法逻辑模仿人类创作艺术作品,但并不是完全失控,而是两者之间一种良性的“自反”和“互惠”关系。

声明: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热门文章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