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要想知道一个行业火不火、往哪儿走,那就去看看它的展会就知道了。
AMWC世界美容抗衰老大会,起于摩纳哥,是全球最有影响力的医美行业盛会之一,是世界美容行业的晴雨表。进入中国已有5年,这5年,也同时是中国美业发展速度最快的5年。大会今年落地成都,也有了更新的感觉——它不再只是高高在上的“国际课堂”,更像一个大型行业“连接现场”。中国医美,正从后排的“认真听讲生”,变成能上台“分享笔记”、甚至是参与“定调子”的那个。
从技术到理念,从学习到共创,这一次,中国美业不只在“看世界”,更在主动“建圈子、强链条”——而这,或许才是行业走向成熟最生动的表现。
强,国内首个现场实操大师班空降成都!
AMWC有一个最精华的项目,就是“现场实操课”,今年,这个全球顶级医美专家的“移动手术室”搬至中国会场,国内首个现场实操大师班亮相成都,这一举措不仅打破了医美行业传统教学的边界,更让成都市医疗美容产业协会会长王杭教授多年的心愿终于落地。
早年王杭教授赴摩纳哥参会时,对于现场观看国际专家实操,深感震撼,从此,让她萌生了让中国医生在家门口“零距离”接触国际顶尖实操的心愿。
为实现这一通道,王杭教授通过成都市医疗美容产业协会的平台,与政府主管职能部门一起付出了巨大努力:不仅与国际组委会深度对接,引进原汁原味的“大师实操”——国际专家携全套设备搭建真实治疗演示间;还攻克了资质审批、无菌场地规划、器材入境等难题,确保每个环节合规。此次模式的成功,既得益于成都市对“医美之都”建设的高度支持,也离不开协会、大会与政府职能部门之间的高效协同。
如今,医美注射实操现场演示,这一愿景在成都实现,也是国内学术会议的首创。对国内青年医生而言,大师班的核心价值在于“即时互动”:不同于单向输出的学术报告或滞后反馈的录播视频,现场医师可就操作手法、剂量控制等随时提问,精准击中行业教学痛点。
“我们国家医美是上世纪90年代开始起步的,学科培养路径长期不够清晰。”王杭教授回忆称,当时许多医生从其他专业转型,依赖碎片化知识,难以构建系统认知;近年来,医美教育的需求已从单一理论或实践转化为多维度立体教学,传统教学模式难以适应新需求。此次实操班,正是为解决这些问题搭建的“标准化学习通道”。
王杭会长介绍,这种教学模式贴合人才培养实际需求,与国际先进医美教学接轨,为中国医美医师成长提供了优质路径。她认为,这仅是学会推动中国美业国际化建圈强链的第一步,未来将继续推动AMWC扎根成都,进一步缩短中国医美与国际水平的距离。
牛,中国抗衰正在“超车”!
据了解,大会抗衰展区,将清晰展现“整合抗衰”理念的落地。内源养护与再生注射技术协同演示,智能设备实时监测护肤效果,这些多技术深度融合的场景,都标志着中国抗衰行业正从“单一疗法”迈向“系统整合”。
“我们国内市场之大,是行业能高速发展的最大动力!”中国整形美容协会面部年轻化分会会长李勤教授回顾道,行业发展早期技术图景远非如此。上世纪90年代激光设备进入中国,为医美添了“一把枪”;2009年注射产品引入,补上“一根针”;加之传统手术“一把刀”,形成了“右手刀,左手针,J肩上扛着激光枪”的长期技术缩影。
彼时,中国医美不仅技术手段单一,与国际水平也存在明显差距:手术技术落后欧美十余年,激光与注射技术晚了15~20年。
然而,就是这短短的20年,市场促进了行业快速破局:民营医院率先起到了市场“教育者”的作用,通过广告宣传让抗衰需求从“羞答答”走向公开化,公立医院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途径,与国际先进理念及技术快速接轨;而中国医生凭借庞大的人口基数获得大量实践机会,中国医生们“心灵手巧” 的优势让手术技能快速追赶。
李会长还提到随着生活质量提升,求美者对容貌的要求更精细,行业开始从“跟跑”转向“并跑”——2018、2019年成为关键转折点,单一技术解决单一问题的模式逐渐被摒弃,“全程治疗”“联合治疗”的理念广泛接受,医生与求美者共同迈向“精准化”,懂得“少就是多,适度最好”。
从行业现状看,中国抗衰领域已实现“部分领跑”。在颈纹专用产品、眼周及面部胶原蛋白应用等领域,因肤质与审美差异,中国的实践深度已超越西方。但同时,在激光光电设备、主流注射产品等领域,仍处于“跟跑”阶段,国内品牌与知名度不足而尚未大规模走向国际。
而AMWC大会搭建的交流平台,正让中国抗衰行业清晰看到自身的“优势”与“差距”,为“整合抗衰”理念的深化与行业持续升级指明了方向。
响,东方声音登上世界舞台!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整形外科的潘柏林主任有一个鲜明的感受:中国医美正在世界舞台上悄然改变角色。过去,我们更多是“学生”,吸收引进国际的技术与理念;而今天,我们开始成为“输出者”,把带有东方特色的“中国方案”带到了像AMWC这样的国际峰会现场。
审美上,中国医生拿出了不一样的思路。据潘柏林介绍,东方人有自己独特的面部骨骼和软组织特点,审美也更偏向“幼态”“温婉”与“和谐”。这些不是对西方标准的简单复制,而是基于东方人种的独立设计——有些手术甚至在西方都还没有落地。当国际同行热议立体度时,我们讲的是如何在保持面部整体协调的前提下,优化轮廓、提升神态,让一张东方脸更显韵味。
运营上,中国医美也玩出了新花样。不少机构带来的“线上线下融合”模式,吸引了不少老外关注。线上用大数据锁定用户需求,精准推荐抗衰或塑形方案;线下则靠标准化流程和舒适环境打造闭环体验。这种既讲效率、又重服务的思路,恰好契合了当下全球医美行业对“个性化”的追求,给国际同行打了个样。
技术上,中国团队也进行了新改良。比如针对东方人皮肤容易色素沉着的问题,中国团队改进了激光技术,实现更精准的能量控制,降低色沉风险。潘柏林表示,这类贴合本土需求的技术创新,将在大会上详细展示,成为中国医美技术实力的直接证明。
而AMWC这个平台,也正推动中国医美完成从“学习者”到“共建者”的身份升级。一方面,我们继续引进国际前沿的技术和仪器,但不再是照单全收——而是根据国人的皮肤耐受、常见问题做参数调整和流程优化,实现“技术本土化”。另一方面,这个舞台也让中国的审美理念、运营模式和技术成果被世界看见,不只赢得关注,也促成合作,吸引更多国际资源反哺国内创新。
从单向接受到双向赋能,在潘柏林看来,这不仅是行业实力的印证,更意味着:在全球医美的对话桌上,终于有了一个清晰而响亮的“东方声音”。
活,产业生态“链”成一片!
AMWC是一个能把产业链上下游“咬合”在一起的超级连接器。在这个平台上,企业不仅能对接产品供应商,更能直接触达顶尖医生、运营专家乃至投资方。这种“一站式”生态,正在帮助从业者跨越传统商业模式的瓶颈,实现从“单点合作”到“共
“我很期待今年的大会,将进一步融入了这个多维的产业生态圈。”斐缦生物董事副总经理赵卿说,过去,找专家、谈合作可能要跑遍全国各地,信任建立也需要漫长周期。而现在,AMWC把这些人、资源、理念聚在一起,极大降低了沟通和信任成本。
更关键的是,这里不仅是“做生意”,更是“做生态”的思想场。
他举例称,通过与同行深入探讨“如何把胶原蛋白的年轻化价值转化为市场语言”,斐缦逐渐从单纯的产品供应商,升级为“共同解决方案的构建者”。这种角色的转变,背后是整个产业链从单点交易走向深度联动。
透过大会看市场,是每一个参会的商家最希望获得的信息,他感受到一个明显的趋势:市场正从“结构性改善”转向“预防性抗衰全周期管理”。这种前线洞察,直接影响了企业的研发方向。斐缦因此更加坚定地投入“兼具即时填充与长期再生功效”的胶原蛋白产品,让研发更贴近真实需求,避免资源错配。
“我们希望通过大会,给企业扩大朋友圈,能与更多的市场发展强链接!”赵卿说,大会是资源的整合器,他希望今年能与更多优秀的临床专家合作,研究胶原在眶周、口周的年轻化机制,服务于市场;与机构跳出单纯供货关系,共创价值服务,与全球智慧对接,借大会窗口向全球展示创新成果,寻求国际合作。
像斐缦这样坚持创新的本土品牌来说,大会构建的不只是一个商业生态圈,更是一个推动研发、临床、市场三大环节高效联动的平台。它正在从“建圈”到“强链”,为中国医美产业的整体升级注入持续动力。
声明: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